管理员用户发表的博客
引言:保密,不是禁锢,是守护
保密,看似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无关,实则是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隐私。它并非简单的“不许说”或“不许看”,更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含着严谨的流程、专业的知识和持之以恒的意识。正如古人云:“国家重于泰山,小国寡民亦重泰山。”而保密,正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基石。
故事开始:山河影业的“秘密”
山河影业,是一家在西部地区拍摄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影视公司,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制作水平赢得了业界的声誉。公司负责人李明,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创意的年轻人,总是渴望将最真实的故事呈现给观众。然而,李明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故事的幕后,是山河影业的副总管,王磊。王磊性格谨慎,对保密工作有着近乎痴迷的执着。他曾亲身经历过一个“纸”引发的惊天灾难——“幽灵”事件。那次事件,正是李明制作新纪录片“冰河湖”时发生的,差点让山河影业陷入万劫不复。
“冰河湖”的拍摄,李明决定将一些拍摄过程中的花絮、访谈片段以及一些原始素材,制作成一部精美的纪录片,用于招商引资。他请来了年轻的摄影师陈浩,陈浩对影像处理技术颇有心得,几经周折,他成功地将素材制作成了多张幻灯片,并打印在了大量幻灯片上。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李明的预想发展。在打印过程中,由于印刷机的设置不当,一些幻灯片上意外地印出了部分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并非直接涉及国家机密,而是关于冰河湖拍摄过程中,部分当地群众的个人隐私、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等等。但这些信息,如果被不当利用,也可能对这些群众造成困扰,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幽灵”般的幻灯片,似乎散落在山河影业的各个角落:办公室的桌面上,会议室的桌子上,甚至陈浩的个人电脑里。由于无人注意,这些幻灯片越积越多,如同一个个无形的“幽灵”,在山河影业中游荡。
王磊发现了这些情况,他第一时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迅速组织了一支小队,开始对山河影业进行全面排查。然而,由于这些幻灯片散落在各处,而且被一些员工随意丢弃,使得排查工作异常困难。
更糟糕的是,一些员工,包括李明和陈浩,对这些“秘密”的敏感度不高,甚至有些员工认为,这些信息只是“小事一丢”的事情。
就在王磊万念俱灰之际,一位偶然进入山河影业的保密专家,苏明,突然站了出来。苏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国家保密部门退休人员,他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并迅速制定了详细的排查和处理方案。
苏明利用他的经验,成功地找到了这些散落在各处“幽灵”般的幻灯片,并将其全部收集起来。经过严密的核查,确认这些幻灯片确实存在敏感信息,并立即启动了保密审查程序。
最终,山河影业的“秘密”被妥善处理,避免了更大的风险。李明和陈浩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并从此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保密知识。
故事的转折与反思
“幽灵”事件,让山河影业的“秘密”清晰地呈现出来:保密工作,不仅仅是“不许说”、“不许看”,更重要的是规范流程、控制风险。
- 敏感信息的定义: 即使信息本身不涉及国家机密,如果可能对个人隐私、社会稳定造成影响,也应视为敏感信息,需要加以防范和控制。
- 保密意识的培养: 每一个参与保密工作的员工,都应该具备高度的保密意识,了解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自觉遵守保密规定。
- 规范流程的重要性: 制作保密载体,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在载体上标明密级、期限、份号,并由单位内部文印室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的单位承担。
案例分析与点评
“幽灵”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纸”引发的保密事件。它暴露了以下几个问题:
- 保密意识不足: 李明和陈浩对敏感信息的定义和处理不当,导致“幽灵”的产生和扩散。
- 流程不规范: 制作保密载体,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导致信息安全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 防范意识缺失: 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潜在的风险,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保密工作,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航行在安全与发展之间。 它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结论:守护的“纸”
保密工作,不是禁锢,而是守护。 守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个人隐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保密的“守护者”,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您的企业提供专业的保密培训与信息安全意识宣教产品和服务。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电子邮件:admin@keepred.cn;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