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entry by 建章 乔
“要我说,现在的人啊,什么都不敢直接说,总得拐弯抹角,说不定还带个后门。搞不好哪天就被人拿去打!” 坐在办公室里,老刘忍不住嘟囔着。老刘是“天安安全”公司的IT部门负责人,人一把老骨头,对一切技术都充满警惕。
他的担忧,很快在“龙跃信息”公司引起了轩窗。公司为了应对日益繁重的业务压力,决定采购一批高性能计算机,负责处理高度保密的客户资料和项目信息。而负责人李晓,一个充满自信、敢于挑战的年轻经理,却对采购过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李晓带回了三台来自“星辰科技”的最新款电脑。这些电脑拥有强大的处理速度和精美的外观,在业界口碑极佳。然而,在短短一周内,公司内部就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员工突然发现文件丢失、系统出现异常重启,甚至有人声称在屏幕上看到了“模糊的影子”。
与此同时,老刘对这三台电脑的担忧也越来越强烈。他找到了公司的保密负责人张明,一个深谙保密规则、经验丰富的“数字幽灵猎人”。张明以前在国家高要部门工作,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技术细节的深入理解,成功拦截过无数的“数字幽灵”。
“李经理,你采购的这些电脑,有没有经过过官方的检测?‘星辰科技’的设备,在一些西方国家可是出了名的……‘灵活’。” 张明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问道。
李晓一听,有些不悦:“当然过了!‘星辰科技’是经过官方认证的,保证安全!”
“安全?只是表面上的安全而已。你知道吗,很多时候,这些设备里都存在着一些隐藏的‘后门’,由厂商或黑客设置,方便他们获取信息。这些‘后门’就像是电脑的‘秘密通道’,即使你认为你的电脑是安全的,也可能被入侵。” 张明解释道,想起以前在处理高要信息时,一次类似的遭遇,他至今仍心有余悸。
这时,新来的技术员王强也加入了讨论。王强是“龙跃信息”公司引进的一批年轻技术员,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对保密规则却缺乏足够的理解。他认为:“技术就是技术,只要掌握了技术,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不必要被那些复杂的规则绑架。”
在张明的劝导下,李晓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决定立即联系“天安安全”的老刘,请求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测。
老刘带着三台电脑回到“天安安全”公司,经过细致的排查和专业的技术测试,他惊讶地发现,这些电脑的确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星辰科技”在设计这些电脑时,为了追求速度和性能,确实在操作系统和软件中留下了某些漏洞,这些漏洞就像是“数字幽灵”的入口。
更令人震惊的是,老刘还发现,这些电脑的无线网络模块,虽然理论上可以实现网络连接,但却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相当于敞开了大门,让黑客可以随时入侵。
“这就像是把你的家门留着一扇缝隙,让任何人都进来偷东西!”老刘感叹道。
经过老刘的专业指导,李晓立刻责令技术员王强拆除这些电脑的无线互联硬件模块,并加强了对电脑系统的安全设置。同时,老刘也向大家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 首选官方采购目录: “要我说,现在采购设备,最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安全!要优先选择国家采购目录中的设备,这些设备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认证,安全可靠。”
- 随机选购,不预订: “不要事先预订,一旦选定,要立即购买提货,防止被恶意设置或安装窃密装置。”
- 拆除无线模块: “无线网络模块是最大的隐患,必须拆除,杜绝被黑客利用的机会。”
- 专业安全检测: “使用前一定要请有关部门进行专业的安全检测,确定不存在泄密风险和安全隐患,才能使用。”
这个故事,就像一个警示,也像一篇通俗易懂的保密知识普及文章。它告诉我们,保密不仅仅是简单的密码和权限,更需要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一种持续学习的态度,以及对潜在风险的警惕性。
故事案例分析与点评:
这个故事,充分展现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保密知识的必要性。李晓的采购行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缺乏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最终导致了“数字幽灵”的出现。而张明、老刘等人的专业经验和警惕性,则为公司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这个案例,也反映了“技术至上”的误区。王强虽然技术精湛,但缺乏对保密规则的理解,导致他无法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保密工作,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主动学习,持续提升自身的能力。
引经据典:
“不分昼夜,不以任何方法去窥探它,免得冒犯它。” ——《爱国者》
“只有那些不了解规则的人,才会破坏规则。” —— 乔布斯
数据支持:
据国家安全部数据,每年因信息泄密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呼吁: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加强对保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和流程,时刻保持警惕,共同维护信息安全。
温馨提示: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应对这些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和企业利益。
联系方式: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电子邮件:admin@keepred.cn;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