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entry by 建章 乔

Anyone in the world

“绝对不能!”李峰怒吼着,将手中的黑色手机狠狠地摔在会议桌上。桌面上散落的资料,原本应该代表着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部署,此刻却被他将成“炸弹”般抛向一旁。

李峰,这位有着十年军旅生涯的保卫科科长,性格耿直、一诺千金,对保密工作有着近乎宗教般的信仰。而他的助手,黄磊,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宅”,逻辑思维缜密,精通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但经常被李峰视为“老古董”,认为他过于强调“死板”的规章制度。

这次“冷战”的导火索,源于一场围绕新型能源项目的秘密研讨会。作为保卫科的负责人,李峰负责保障会议的安全,而黄磊则负责协助他执行保密措施。会议地点选在位于市郊的一栋老式建筑,据说当年就曾是某个重要政局事件的会场。

会议前,黄磊对李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科长,咱们用新款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安全系数也高。这玩意儿还能录音、拍照,会议记录更全面。”

李峰闻言,脸色瞬间凝固。“黄磊,你听我说!任何智能手机,都可能被植入专门的程序,像幽灵一样,随时监听我们的谈话!这些手机,就像是潜在的窃听器,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李峰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幽灵”计划,就利用植入手机的窃听技术,渗透到西方世界的政府机构和情报部门。虽然现在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本质上,这些智能手机仍然存在被“黑”的风险。

“科长,您太保守了!”黄磊反驳道,“现在的手机,采用了多重加密技术,而且我们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删除通话记录,而且我们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删除通话记录,只要做好防护,不存在问题。”

“防护?防护怎么防护?这些所谓的‘加密’,不过是给不法分子一个可钻的空子!”李峰厉声斥道,“根据规定,保密要害部位、绝密级或者机密级会议和活动场所,禁止带入手机,应当设置显著的禁止带入标志。 关键时刻,我们不能被技术上的“小聪明”所迷惑,更要坚持基本原则!”

就在两人争执不休之际,一位穿着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悄悄地走了进来。他是项目负责人张伟,一个性格圆滑,善于人脉的商人。他早就察觉到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因此,他想要借此机会,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在会议期间,张伟一直在暗中观察李峰和黄磊的举动。他注意到,李峰对会议室内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而黄磊则在不断地尝试着隐藏自己的行为。

就在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张伟突然说道:“科长,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可以在会议室里安装一些微型摄像头,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录会议内容。”

“别傻了!”李峰立刻抓住机会,“这更是不可思议!如果这些摄像头也被人利用,那我们岂不是更加暴露了自己!!”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保卫科对这次会议的保密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梳理和改进。他们加强了对会议室的安保措施,对所有进入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背景调查,并对会议室进行了多次的排查和清理。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想象的进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黄磊发现,会议室的监控系统被黑了,而且,监控录像已经被恶意篡改了。

黄磊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他很快发现,会议室里,竟然安装了一个微型摄像头!

通过对监控录像的分析,黄磊发现,在会议期间,有人利用微型摄像头,对李峰和黄磊的谈话进行了录像和分析,而且,这些录像和分析,已经被发送到了一个不明的服务器上。

“科长,我们被偷密了!”黄磊惊恐地说道。

李峰并没有惊慌失措,他冷静地分析了情况,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他立刻通知了警方,并配合警方对案件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案件的调查,警方发现,这次案件的幕后主使,竟然是张伟。张伟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对会议室进行了入侵,并利用微型摄像头,对李峰和黄磊进行了窃听。

张伟的动机是为了获取项目中的核心技术,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优势。

经过此事件,李峰彻底清醒了,他意识到,保密工作不仅仅是遵守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警惕,对任何可能威胁保密安全的事物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冷战”也引发了保卫科对自身工作方式的深刻反思,他们加强了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学习,并积极参与到相关部门的保密工作之中。

案例分析与点评:

  • 核心问题: 本案例的核心问题在于,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产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潜在的风险。
  • 警示意义: 本案例警示我们,在信息时代,任何一种信息技术都可能被利用,我们不能盲目地信任技术,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对任何可能威胁保密安全的事物都不能掉以轻心。
  • 风险点: 本案例中的风险点包括:智能手机被植入恶意程序、监控系统被入侵、以及缺乏对信息安全技术的认知和理解。
  • 经验教训: 本案例教训我们,在保密工作中,不仅要遵守规章制度,更要加强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学习和理解,并采取多重安全措施,以确保保密安全。

持续学习与提升:

保密工作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安全技术,了解新的保密风险,并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

为了帮助个人和组织更好地开展保密工作,我们公司(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下产品和服务:

  • 保密意识宣教培训: 针对不同人员,提供个性化的保密意识宣教培训,帮助员工掌握基本的保密知识和技能。
  • 保密风险评估: 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保密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 保密制度建设: 帮助组织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确保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
  • 信息安全技术咨询: 帮助组织选择和部署合适的保密技术,提升保密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