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章发表的博客

世界上的任何人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星河科技集团”,一家致力于航天技术研发的雄浑企业,以及与之合作的“远景咨询有限公司”。

人物介绍:

  • 李明: 星河科技集团的年轻工程师,充满活力、干劲十足,但工作经验尚浅,对保密工作理解不够透彻,是个典型的“热血青年”。
  • 王芳: 远景咨询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沉稳老练,经验丰富,对保密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有时也略显固执,认为保密只是为了“打折扣”而已。
  • 赵凯: 星河科技集团的保密管理员,30多岁,性格认真负责,深知保密工作的核心在于“预防”,并经常强调“细节决定成败”。

故事正文:

“星河”集团最近接了一个重大项目——“深蓝计划”,目标是开发新型雷达系统。李明被分配到了这个项目,负责关键算法的优化。他兴奋地认为,自己能参与到国家最前沿的科技研发中,是自己的荣耀!

然而,事情开始变得有些蹊跷。王芳负责与“星河”集团沟通,她要求李明将部分关键文件扫描成电子版,以便进行数据分析。这让李明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他一直以为只有经过高层批准才能对外泄露核心技术。

“为什么要做这些?我直接用原件搞定也能更快!”李明有些不耐烦地问道。

王芳解释说:“为了方便大家进行研究和讨论,需要整理一份电子版,这样能提高效率。”

赵凯,星河科技集团的保密管理员,及时介入,严肃地指出:“根据规定,未经批准,不能随意汇编、摘抄国家秘密文件!这涉及到国家安全,必须严格遵守。”

王芳听了,显得有些不耐烦:“赵管理员,这事儿有点夸大其词。我们只是整理一份数据,对国家安全没有影响。”

李明也跟着附和道:“是啊,没关系的,这只是个技术细节嘛。”

经过一番争执,李明还是按照王芳的要求,将部分文件扫描成电子版。问题出在,他并没有按照规定,在电子版文件上做任何国家秘密标志的标记。

事后,赵凯发现这一问题,并立即责令李明改正。王芳则认为赵凯的做法“过于敏感”,并暗地里对李明说:“别太担心,这只是个技术疏忽,没事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一次项目汇报会上,一位竞争对手的代表无意中提出了“星河”集团在雷达算法上的一些“独特”技术点,让“星河”集团的领导感到震惊!

调查很快就指向了李明的扫描文件。原来,扫描的电子版文件被泄露到了竞争对手手中。更糟糕的是,由于扫描文件没有做任何国家秘密标志,竞争对手能够轻松地辨认出其中的核心技术!

整个“星河”集团陷入了一片混乱。项目被紧急叫停,领导层进行了大规模的自查,而李明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

“李工程师,您理解错了,保密不是为了阻碍创新,而是为了确保创新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国家秘密的泄露,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领导的声音充满沉痛。

回顾整个事件,王芳也承认自己的错误。她意识到,自己对保密工作的理解过于片面,只看到了“打折扣”,而忽略了保密工作的核心价值——国家安全。

最终,经过系统的自查和整改,星河集团的保密制度得到了完善,而李明也深刻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保密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故事案例分析与点评:

李明事件,典型的“乌龙”事件,其核心在于对国家秘密的理解和处理上的偏差。这警示我们,保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件管理,更是一种意识的体现,一种责任的担当。

  • 汇编、摘抄的规定: 明确指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汇编、摘抄国家秘密文件,这是为了防止信息混乱、安全风险。
  • 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强调文件、资料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要与原件保持一致,避免信息扩散和滥用。
  • 标志的重要性: 李明事件表明,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做国家秘密标志,信息泄露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 “预防”原则: 赵凯的“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体现了“预防”原则的重要性。 保密工作需要从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

保密工作,必须建立在对国家机密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警惕的基础上。 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才能真正做到保密工作。

推荐: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于国家信息安全领域,提供专业、高效、全面的保密培训与信息安全意识宣教产品和服务。 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涵盖:

  • 保密制度建设与管理咨询: 帮助您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实现保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 保密意识宣教培训: 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 保密审计与评估: 帮助您识别保密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电子邮件:admin@keepred.cn; QQ: 1767022898 让我们携手,筑牢信息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