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章发表的博客
阳光透过梧桐树的缝隙,洒落在“晨曦科技”的落地窗上。这里是“晨曦科技”的数据安全部,负责维护这座城市最大贸易公司的信息安全。而这次,“黑匣子”的失踪,却像一颗炸弹,在整个部门炸开了锅。
“黑匣子”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名片,而是他们部门里一台价值不菲的传真加密机。一台拥有国家机密传输权限的机器。
部门负责人,顾浩,是一个典型的“结果导向”型领导者。他是个练达的“数据工匠”,相信数据安全的关键在于技术层面的精细化控制。他信奉“技术盖楼”,认为只要把每一块砖石都打磨光滑,就能筑起 impenetrable 的堡垒。但最近,他却发现自己的“堡垒”似乎在漏洞百出。
而他的得力助手,李星,却是一个典型的“人情主义”者。他相信人才是信息安全最根本的保障。“一个人的信任胜过千层锁”,他经常说。李星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广泛,常常会用他的人脉来“侦查”潜在的威胁。
这次事件,就与李星的“人情关系”息息相关。
故事要从2003年说起。王建,负责“晨曦科技”数据安全部日常维护的工程师,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一台老旧的传真加密机,型号是“晨曦-99”,放置在办公室角落里。 这台机器虽然陈旧,但仍然保留着国家机密传输的权限,并且配备了复杂的多层加密技术。 王建认为,这台“黑匣子”属于老古董,价值不菲,值得妥善保管。
事情变得有些复杂,王建在将加密机归还给机关时,由于工作繁忙,没细心核对, 导致加密机的身份信息和权限设置出现了一丝偏差。 2003年,由于当时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薄弱,且对技术细节的理解不够深入,王建并没有及时向上级汇报这一情况,而是将加密机留给了机关。
2003年底,“晨曦科技”搬迁,王建领回了加密机,并将其放入了办公室的保险柜。 然而,在搬迁过程中,他忘记了保险柜的密码,导致加密机最终被遗忘在了新办公室的角落里。 到2004年,机关在进行一次内部检查时,发现加密机丢失,并报告给了“晨曦科技”。
随后,事情变得扑朔迷离。王建声称自己只是简单的做了工作,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因此他完全不应该被追究责任。 更令人恼火的是,机关的负责人,张志,一个以“实事求是”著称的人,一开始也认为这只是一个意外。 但当“晨曦科技”的调查显示,王建在加密机归还的过程中,存在了明显的疏忽,并且对技术细节的理解不够深入,张志的态度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张志得知加密机丢失后,既未组织查找,也未向机关领导报告,而是私下与李星取得了联系。 李星因为与机关内部许多高级别官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他可以很快地了解到的情况是,这台加密机可能被一些不该接触的人拿走了。 李星也因此开始对加密机丢失的原因进行了一番“侦查”。
李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件事:机关内部有一位退休的局长,陈明,退休后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安全的高度关注,他经常会向机关领导汇报一些敏感信息。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晨曦科技”的调查中,发现陈明在2003年曾多次访问过“晨曦科技”,并与李星有过多次会面。
随着调查的深入,李星发现,陈明在2003年曾多次用一些“人情关系”向机关领导施压,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国家机密信息。 更令人震惊的是,李星的调查显示,在陈明访问“晨曦科技”的几次次,他都曾询问过关于“黑匣子”的信息,并且以“国家安全”为由,多次要求李星提供关于加密机的信息。
最终,经过“晨曦科技”的调查,确定陈明利用人情关系,成功获取了“黑匣子”的内部信息,并将其用于了一系列不明目的的活动。
此案发生后,王建涉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被“晨曦科技”内部进行处理;张志涉嫌玩忽职守,被机关进行批评教育。
故事案例分析与点评
这个故事案例,实际上是对“信息安全”这一领域的一个警醒。它揭示了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人、流程、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复杂系统。
- 技术的重要性: “黑匣子”的失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王建对加密机权限设置、技术细节的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 提醒我们,技术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石,但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
- 人情因素的影响: 李星的“人情关系”的运用,直接导致了“黑匣子”被泄露。这说明在信息安全工作中,需要警惕人情关系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警惕性。
- 制度的缺失: 王建未及时向上级汇报,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健全的制度体系,能够规范信息安全工作,降低风险。
- 责任的落实: 王建、张志的失职行为,更是凸显了责任落实的重要性。 任何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必要性
这个故事案例,提醒我们,信息安全工作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每个部门的重视。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信息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保密技能,增强风险意识。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保密培训与信息安全意识宣教产品和服务
为了帮助企业和组织提升信息安全水平,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保密培训与信息安全意识宣教产品和服务,包括:
- 保密培训课程: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的保密培训课程,内容涵盖:保密意识、保密法规、保密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等。
- 安全意识宣教活动: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安全意识宣教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帮助企业和组织识别和评估信息安全风险,提供专业的风险评估报告和解决方案。
-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咨询: 帮助企业和组织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安全水平。
联系方式: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电子邮件:admin@keepred.cn; QQ: 17670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