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章发表的博客

世界上的任何人

夜幕降临,昆明的“星河文苑”内,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墨水和咖啡的香味。这里是“墨血三友”——著名军事评论员李明,青年作家赵雨,以及屡获大奖的纪实记者张岚,共同打造的保密写作团队。他们以敏锐的视角和严谨的笔触,为国家传递重要信息,也因此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李明,一个老将,习惯用“战略思维”来思考一切,对信息安全有着近乎苛刻的把控。他曾亲身经历“棱镜”事件的阴影,那次事件让他在人生的某个转折点决定了:国家秘密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沉甸甸的信任。赵雨,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青年作家,对故事的真实性、艺术性都有着极致的追求,常常因为对细节的纠结而陷入“完美主义”的泥潭。张岚,则是一个务实、冷静的记者,她更看重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影响力”,总是担心错失良机。

最近,“星河文苑”接到了来自一家大型国际投资机构的邀请,要求他们撰写关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文章,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这无疑是一个机会,但同时也充满了风险。

“雨,你对这封邀请函的看法?”李明率先打破沉默,他那低沉的嗓音在安静的室内回荡。

赵雨翻了翻稿纸,眼神闪烁着兴奋,“这笔报酬非常可观,而且如果能写出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解读,影响力将不可估量!我们可以大胆地提出一些创新观点,甚至对现有政策进行批判性分析!”

张岚却皱起了眉头,“雨,你太不留心。直接对现有政策进行批判,这涉及到国家利益,风险太大。而且,我们现在掌握的信息有限,贸然发表观点,很容易被对手利用,甚至会暴露我们的信息来源。”

“李,你有什么看法?”张岚追问道。

李明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对方的动机,以及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我们要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不能泄露任何可能被用于损害国家利益的信息。”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陈锋的年轻记者突然闯入了“星河文苑”。陈锋是李明聘请的新人,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对保密工作一窍不通,总是用“不涉及国家秘密”这个看似简单的词语来搪塞问题。

“李,我看了看这篇稿子,我觉得我们可以更直接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增加文章的吸引力。”陈锋自信地说。

李明脸色一变,他严厉地训斥道:“陈锋,你有没有认真学习过保密规定?国家秘密,不仅仅是指军事机密,还包括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等方面的敏感信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李明和陈锋的争论中,赵雨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他一方面渴望通过这篇文章获得名利,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对细节的纠结,最终他误将一些与战略规划相关的商业机密,混淆为“宏观经济预测”,并将其包含在了稿子里。

就在“墨血三友”陷入了混乱之际,“棱镜”事件的阴影再次浮现。由于“棱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任何网络活动都可能被监控。

最终,在李明的强烈要求下,赵雨不得不重新修改稿件,并删除了那些敏感内容。但事情已经晚了,张岚在向投资机构提交稿件时,却被对方质疑:“你们的分析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存在明显的偏颇,这表明你们对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偏差。”

“墨血三友”的保密理念和实践再次受到了考验。

案例分析与保密点评:

  1. “国家秘密”的定义: “国家秘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涉及国家安全、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等领域的敏感信息。
  2. “完美主义”的风险: 赵雨的“完美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判断,导致他错误地将商业机密混淆为“宏观经济预测”,造成了安全隐患。
  3. 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棱镜”事件证明,网络安全威胁无处不在,任何网络活动都可能被监控。
  4. 保密意识的持续学习: 李明聘请陈锋,正是为了提高“墨血三友”的整体保密水平。
  5. 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任何涉及敏感信息的发布,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预警机制,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总结:

保密工作并非简单的“不要说敏感信息”,而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

我们(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和个人提升保密意识和信息安全水平,提供专业的保密培训、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安全咨询服务,以及安全技术产品。 我们的培训课程涵盖国家保密规定、网络安全风险、数据保护、安全意识宣教等方面,旨在帮助您构建坚实的保密防线,保障您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