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章发表的博客

世界上的任何人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北方科研院”的机密部门,这里负责国家最核心的能源技术研发。艾米莉亚,一个充满好奇心、但缺乏经验的新专员,新接手“能源项目”的保密工作。而她身边的人,则是经验丰富的保密主管李教授,一个以条条框框、一丝不苟著称,但性格有些古板、死守规矩的“守法主义者”。

艾米莉亚接到一份来自“南方科研中心”的关于新型能源材料的报告,任务是将其传递给李教授,然后根据规定进行分发。她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了编号、封装,甚至还特意使用了防透视材料制作的信封,以确保报告的安全。然而,事情却因为一个微小的失误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事展开:

“北方科研院”的李教授,对艾米莉亚严厉的批评道:“艾米莉亚,你可知你使用的防透视材料,虽然具备一定的遮蔽效果,但并不能真正阻止他人偷窥!这只是在误导你,浪费时间!” 艾米莉亚不解,但还是按照李教授的指示,将报告妥善地放置在机密文件存储柜中。

然而,就在艾米莉亚离开后不久,一位名叫“赵远”的实习生,偷偷溜进了机密部门。赵远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是个不太靠谱的家伙。他看到机密文件存储柜里的报告,心想:“这资料肯定有价值,我偷偷看看吧!”

结果,在赵远的“偷窥”之下,一份看似普通的报告,被他随意地翻阅了一页。更糟糕的是,赵远在浏览报告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报告上的一个关键数据,—— “电池能量密度指数的理想值”—— 暴露在了视线中。这个数据,对于“北方科研院”的研究至关重要,一旦泄露,将会让其他国家抢先一步,掌握能源技术优势。

事情很快被发现,整个“北方科研院”陷入了恐慌。高层立刻启动了“密件追踪”程序,追查泄密原因。最终,经过层层调查,他们发现,这一切都源于赵远的一次“好奇心”和艾米莉亚在封装过程中一个微小的疏忽。

“蝴蝶效应”让每个人都意识到:一个看似无害的微小行为,如果缺乏足够的保密意识,可能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后果。

李教授虽然对赵远和艾米莉亚进行了一番“痛并快乐着”的指责,但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我过于强调规矩,而忽略了员工的思考能力和风险意识,这才是导致泄密的根本原因。”

故事中的保密知识点解读:

  1. “密件追踪”的必要性: 泄密事件发生后,快速、准确地追踪文件,是防止更大损失的关键。
  2. “防透视材料”的局限性: 防透视材料只能起到遮蔽作用,不能真正阻止他人偷窥。
  3. “分发表”的重要性: 分发表记录了文件的详细信息,包括发放范围、保密期限等,是保密工作的核心工具。
  4. “交接清单”的价值: 确保文件在不同机构之间的传递过程安全可靠。
  5. “规矩”与“风险意识”的平衡: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同时也要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才能真正提升保密水平。
  6. “蝴蝶效应”: 强调了微小行为可能带来的巨大后果,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警惕。

故事案例分析与点评:

这个故事并非单纯的“狗血剧情”,它真实地反映了保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以生动的故事形式,突出了保密意识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 人物角色: 李教授代表了传统的保密工作模式,强调规矩和流程,但缺乏对员工的引导和启发;艾米莉亚则代表了年轻一代,充满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但缺乏经验和风险意识。
  • 情节设计: 故事的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增强了阅读的吸引力。
  • 主题表达: 故事的核心主题是“保密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通过“蝴蝶效应”的警示,强调了保密工作的不可轻视。

点评:

保密工作不仅仅是遵循规章制度,更是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和高度的责任意识。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积极主动地掌握保密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保密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保密,关乎国家安全,关乎民族未来!

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 诚邀您加入保密意识的行列!

我们致力于为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提供专业的保密培训与信息安全意识宣教产品和服务。我们提供:

  • 定制化保密培训课程: 根据您的需求,量身定制保密培训课程,提升员工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 情景模拟演练: 模拟真实场景,帮助员工掌握应对各种保密风险的能力。
  • 信息安全意识宣教材料: 提供各种宣传册、海报、视频等,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咨询服务: 帮助您识别和评估信息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联系方式: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电子邮件:admin@keepred.cn; QQ: 1767022898

让我们携手共建安全可靠的保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