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章发表的博客

世界上的任何人

故事梗概:

阳光明媚的清晨,昆明市科技发展局的行政助理李明,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最惊险的一天。他无意中将一份包含机密技术的报告,给了一位看似友善,实则心思诡异的市委统战部调研员张远。这一看似无意的疏忽,如同打开了一把潘多拉魔盒,最终引发了一场波及整个局的保密危机。

人物设定:

  • 李明: 30岁,昆明市科技发展局行政助理,性格耿直、勤奋,但偶尔会因为过于急于求成而犯一些低级错误。他是一位年轻的“保密新兵”,对保密工作的理解还停留在“别乱扔垃圾”的程度。
  • 张远: 45岁,市委统战部调研员,表面上热情周到,乐于助人,实则在暗中打探信息,对科技发展局掌握的机密技术非常感兴趣,甚至存在利用这些信息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对保密工作有着扭曲的理解。

故事正文:

清晨的阳光洒进李明的办公室,他正准备整理当天的文件。一份名为“XX新型能源技术研发进展”的报告,是科技发展局科技处长王建飞亲自交代的,报告内容涉及某项重点研发技术,具有高度的机密性。王建飞强调,这份报告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李明接过报告,略微浏览了一遍,便将其放在桌上,准备去打印室取打印出来。就在这时,张远走了过来,他冒着说:“李小伙,我看你这报告,是不是跟我们统战部的调研工作有关?如果能提供一些技术信息,我们一定帮你在调研上有所帮助。”

李明愣住了,他想起了王建长交代下来的保密要求,一时语无伦次,便不自觉地把报告递给了张远。张远接过报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太好了,谢谢你,李小伙,你真是个好人!”

事情在李明心中盘旋,他感觉自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他立刻意识到,将这份机密报告交给张远,已经严重违反了保密制度,可能对科技发展局乃至整个城市的科技安全造成危害。

他立刻找到王建飞,向他坦白了自己的错误。王建飞脸色铁青,他怒斥李明违反保密制度的严重性,并立即启动了保密事件应急预案。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李明的错误被证实。更令人震惊的是,张远凭借着这份机密报告,成功地获得了对某项能源技术的优先研发权,并利用这些技术获得了不公平的利益。

与此同时,市委保密委员会也对科技发展局的保密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他们发现,科技发展局在保密意识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严重短板,员工对保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都非常薄弱。

在调查过程中,一名老保密专家指出:“保密,不仅仅是文件,更是思维。要时刻保持警惕,要对信息进行分类,要对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要对任何可能泄露机密的信息进行及时提醒。”

王建飞也感慨道:“这次事件是一场警醒,我们必须重视保密工作,加强员工的保密意识教育和培训,才能有效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更令人唏嘘的是,张远在调查中被揭露,不仅利用机密技术谋取私利,还涉嫌组织非法侵入科技发展局的信息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故事案例分析与点评:

李明和张远的故事,揭示了保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规律:“信息,是宝贵的资源,也是潜在的风险”。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最严密的防范意识,对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一事件也充分说明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1. 明确责任主体: 明确将机密材料的移交,必须通过正规的流程,由机要部门或其归口管理部门的资料员(保密员)办理,切不可随意交给无关人员。这是保密制度的基石,也是预防泄密最直接的有效措施。
  2. 提升保密意识: 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高度的保密意识,对保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要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
  3. 加强培训和教育: 必须定期对员工进行保密意识教育和培训,让他们了解保密制度的内涵,掌握保密技能,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4.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制定明确的保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请持续学习,牢记常识!

接下来,我们为您推荐昆明亭长朗然科技有限公司的保密培训与信息安全意识宣教产品和服务。 亭长朗然科技拥有专业的保密团队,提供定制化的保密培训课程、信息安全意识宣教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与咨询等服务,帮助您的组织建立健全的保密体系,提升信息安全水平。

联系方式:

电话:0871-67122372; 微信、手机:18206751343; 电子邮件:admin@keepred.cn; QQ: 1767022898